杨照丰 摄
“十四五”时期
是云南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
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
省关工委围绕省委确定的
“3815”战略发展目标
结合云南地处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
边境线长,少数民族众多的实际情况
深入开展调研
广泛听取基层和各成员单位的意见
出台了
《云南省关工委“十四五”发展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设置有6大板块,约2万字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6个部分
👇
序 言
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省关心下一代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回顾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要立足省情在加强关工组织和“五老”队伍建设,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服务青少年的本领,加强民族地区青少年关爱工作,加强与周边国家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下功夫。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关工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增强广大“五老”的“政治三力”,到2025年,关工组织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加强,关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五老”优势作用充分发挥,“五老”队伍更加富有活力,网上关工委建设实现新突破,关工组织体系更加健全。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价值引领,加强典型引领,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加强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青少年增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
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关爱帮扶活动,提高青年创业致富能力,深化“五老”家庭教育服务,开展青少年营训交流活动,发挥“五老”在关爱保护和教育引导青少年中的优势作用,多渠道全方位拓宽关爱领域和关爱途径。在提升广大青少年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帮扶,不断提高青年人才队伍的素质,培养青年人才队伍,家庭教育,中外青少年交流活动等方面,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关爱服务体系和关爱服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和网上关工委建设,加强青少年关爱保护研究,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建设,建好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扩大关工工作宣传,推动青少年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自身建设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带关建,持续增强关工委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提升关工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优化和提升“五老”队伍素质,为做好新时代关工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资料图
《规划》的主要特点
有以下4个方面
👇
坚持关工委工作的政治性
对照《中国关工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具体要求,聚焦云南三大战略定位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任务再分解再细化,形成了云南省的《规划》。
坚持发挥“五老”人员的优势
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等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比如,利用老专家的科技优势,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利用老法律工作者进行法律宣讲,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组织老干部、老教师作主题教育宣讲,传承红色基因等等,多层次,全方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进行培训教育。
坚持守正创新
比如,在保持全省开展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未成年人脊柱侧凸矫治”“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等工作品牌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边境线长,与多个国家接壤,少数民族众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非遗文化和民族艺术传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与周边国家青少年文化交流交往活动增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等符合新阶段云南青少年特点的工作。
聚合社会多方力量
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成才,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规划》已经搭建好多个平台,比如,“五老”宣讲团、法治宣讲团、“五老”家庭教育、科技技能培训班等,希望更多的“五老”、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关心支持帮助更多的青少年成长成才,欢迎大家加入到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来。
资料图
发布会上
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1、针对云南特殊省情,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云南关工工作如何开展更有效?
一是“引导”。主要是引导边疆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二是“帮扶”。在云南的25个世居少数民族,特别是跨境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中,在山区有很多困难学生、困难青少年。怎么找到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帮扶,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是省关工委一直在探索的。
近年来,省关工委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办法,比如,组织边疆少数民族学校的老师利用假期到内地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让他们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近几年来,团省委在维护青少年权益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长期以来,共青团云南省委与省关工委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持续推进建立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格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搭建12355服务平台,提升了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专业化水平。共青团云南省委把12355青少年服务台作为共青团发挥群团组织功能,做好青少年权益工作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其成为感知青年温度、传递党的温暖的重要窗口。服务平台建立以来,线上,共计接听热线63700余个,有效遏制了部分极端行为,甚至挽救了部分青少年的生命,起到了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帮助解决的作用。线下,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法律服务等活动2322场次,直接服务青少年及其相关群体33万余人次,志愿者服务时长近3万小时。成功运行推广了“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等品牌项目。2019年,云南12355青少年服务台被团中央确定为首批全国“青少年12355”区域中心,2022年再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12355”区域中心。
二是整合社会化工作力量,建强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自2017年开始,共青团云南省委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青年社工,组织实施“为了明天——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项目覆盖预防犯罪超前预防、临界预防、再犯预防全领域,以“团组织+社工+志愿者”模式介入预防犯罪,在重点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并进行个案跟踪管理。7年来,共实施省级示范项目55个,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累计开展活动1000余场次,帮助解决个案500余个,直接服务重点青少年3万余人次。今年以来,共青团云南省委深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机制。
三是打造综合服务品牌,构建了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格局。共青团云南省委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实施“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示范项目”,打造青少年权益保障综合服务品牌。对青少年权益维护、心理健康、自护教育、法治宣传教育等项目进行支持,组织青少年事务社工入驻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推动形成了共青团主导、相关单位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共计实施权益项目35个,投入资金110万元,累计开展服务700余场次,服务青少年近7万人次。
3、《规划》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系统关工委应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云南省关工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制定与发布,描绘了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美好远景,并为做好新时代关工委工作制定了可以遵循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教育关工委要对标对表,认真学习和执行。
目前,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正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情况调研,意在摸清底数,找准问题,拿出改进措施,推进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将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云南省关工委“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与正在开展的工作结合起来,在新征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关工委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依靠广大“五老”力量,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的特色和优势,以“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把教育关工委工作做得更好,为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4、长春小学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引导青少年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工作中,是如何利用聂耳母校这一独特资源的?
作为国之歌者“聂耳”的母校,在关工委的关心和支持下,长春小学用活红色资源,把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这根主线作为开展思政教育,帮助青少年激起信仰力量,筑牢信仰之基的“红色引擎”。学校围绕聂耳文化提炼了校园文化核心和育人目标,用心雕琢,精心打造校园环境,多样态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结合学校特点讲述小聂耳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看到那个追光的孩子,那个充满力量的孩子,引导同学们用手中的乐器奏响聂耳的爱国之音;以画笔的方式,绘画聂耳的传奇人生,让学生真切感悟到在学校不光要学知识、学技能,更要铸造品格,要像小聂耳一样要求自己,从小就有理想追求,有责任担当,时刻准备着,奋斗、前进!
来源:云南发布
编审:凌 军
上一篇: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