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学生工作网 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学院 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 互联网技术学院 招生网 经济管理学院

养生保健

日本核污水排海,这些污染物会通过什么途径影响人体!一定要知道

来源:本站 浏览量:701 日期:2023-08-28

  北京时间8月24日中午12点(日本当地时间13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从当时的直播实时画面可以看到,排放现场海水很快呈现出两种颜色。



  此前,据专家介绍,这些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的核污水,一经入海会立刻开始“全球环游”,并对海洋生态安全带来难以准确估量的负面影响。

  那么,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小郎中在权威报道中为大家梳理出相关答案。


  01核污染水排海后多久会扩散至我国沿岸海域?


  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污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

  其中,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此前,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也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我国应对:8月24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就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答记者问时表示:

  当前,生态环境部按照监控重点区域、覆盖管辖海域、掌握关键通道的思路,正在组织开展2023年度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

  后续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加强有关监测工作,及时跟踪研判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海洋辐射环境可能的影响,切实维护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02核污染水排海有哪些危害?

  长期影响生物多样性:核污染水经过处理,依然还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氚,是无法消除的。排入海洋后,有可能长期影响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鸟类等生物多样性。

  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如果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排入海洋,将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经过处理的废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进一步净化处理。

  负面影响长期存在,或造成基因损害: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本核污染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03海水能“稀释”辐射影响吗?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魏方欣表示,大海确实有强大的稀释作用,但辐射量较低绝对不是同意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理由。

  因为,放射性核素有累积效应,而核污染水保守估计要排放30年左右,排出的核素含量再少,长年累月聚积也存在较大威胁。

  另外,日方也没有证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

  而且,辐射具有随机效应。

  这些核素在全球海域内,可能负面影响没那么大,但聚焦于某具体海域就可能产生极大影响,其后果对于几十亿人来说可能是小的,但对于真正被“概率”砸中、承受健康风险的人来说,就是灾难性的。

  04这些放射性核素会如何进入人体?

  核素进入身体主要有3种途径:

  1.饮食摄入,富集了核素的鱼类很可能被人类吃进体内。

  2. 呼吸摄入,入海的核素可能会通过蒸腾作用进入空气。

  3. 如果特定海域内核素含量极高,人体接触海域,可能被直接照射进入体内。


  05海产品还能吃吗?

  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

对于海产品的食用,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

  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而对于大家都关心的“食盐”,此前,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晏瑲表示,我国食用盐主要来自井盐,不会涉及污染区域,居民不用过度囤盐。

  我国应对:8月2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

  公告表示,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06如何远离辐射危害?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吴巍认为,要保护大众免受核辐射的危害,必须从政府、企业和大众三方面入手,对此他提出了5方面的建议:

  1. 加强进口海产品食品安全监测,严格把关。

  2. 食品生产厂家在出厂食品上标注放射物质检出量及是否达标。

  3. 尽量食用内陆盐,湖盐、矿井盐,慎用海盐。

  4. 加强易感人群防护。有生育意愿的夫妻少吃海产品,尤其来自太平洋洋流污染区的海产品。孕妇也要少吃来自污染区的海产品,减少放射物质导致基因损伤的风险性。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及老人慎食污染区的海产品。

  5. 政府需要加强法制管控,禁止商贩贩卖有放性污染的食品谋利,对违法者严肃处理。


来源:养生中国、生命时报、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杭州日报、重庆晨报等

编审:凌军

,时长04:36


上一篇:【健康生活】谷雨马上来了!养生牢记“三忌三宜”

下一篇:它是骨骼衰老的标志性表现 老年人养护骨骼应该这样做!